女职工在怀孕后可享受到由国家给予的休假待遇,在产假期间还可享受到由国家给予的一定生活费用,该笔费用也被称为生育津贴。随着二胎政策开放,越来越多女性都有了生二胎的想法,生娃孩子自然是要享受产假的,但很多孕妈不知道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如何计算,本文将用公式加例子的详细解析生育津贴计算方法。
2022产假生育津贴怎么计算
生育津贴领取的条件是用人单位已为其连续且不间断缴纳12个月的生育保险,不同地区政策有所差异,具体可咨询当地社保局。符合该条件的女职工在产检期间即可享受生育津贴,生育津贴和职工工资挂钩,具体计算方法如下:
1.生育津贴计算公式
生育津贴=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×12(月份)÷365(天数)×实际产假天数;
2.产假天数
国家规定产假天数应不少于98天,难产增加15天;多胞胎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;怀孕满7个月终止妊娠的享受98天;满4个月不满7个月终止妊娠的享受42天;未满4个月终止妊娠的享受15天;
3.举例说明
若上年度用人单位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6000元,产假为158天,则生育津贴=6000×12÷365×158≈31167.12元。
需要注意,产检期间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,二者不能同时享受。符合条件的女职工可在工资和生育津贴中挑选一个最高的进行领取,若工资高于生育津贴,则由用人单位补差额。
相关问题释义
1.生育津贴一般能领取多少?
生育津贴没有具体的金额,和用人单位上年度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有关,数值越高生育津贴也越高,不同省市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,有的地区是按照分娩当月缴纳的平均数为基数进行计算的。
2.生育津贴是否必须由单位办理?
生育津贴不一定必须要有单位办理,多数城市的确是由用人单位进行办理的,但自己也可以凭申领人身份证、社保卡等证件到当地社保部门的生育窗口办理申领手续。
3.怀孕后没上班有生育津贴吗?
领取生育津贴不是必须要怀孕后仍正常上班,首先领取条件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和合法的劳动关系,并且已连续缴纳满12个月的生育保险,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,即使怀孕后没有正常上班仍可以正常领取生育津贴。
4.每月工资4500元能领多少生育津贴?
根据生育津贴领取公式,以158天产假为例,每月工资4500元的生育津贴=4500×12÷365×158≈23375.34元。
女性产假那些事儿
根据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》,我国女性职工在备孕、怀孕、生育或哺乳期间可以享受特权,其中最令人关注的自然是产假天数。我国规定女职工应享受不低于98天的产假天数,各个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纷纷出台的新的政策,并在此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产假天数。很多姐妹对于产假问题仍心存疑惑,这里汇总了关于产假天数、陪产假、生育津贴以及产假工资等问题,相信看完会有所收货。
全部回复
回复楼主
加入同城交流群>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 | 立即注册